涉及工業固體廢物、危廢治理、方便食品、食品及飼料添加劑制造,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五大行業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三年前印發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要求,未來1年內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的監測和管理。提前一年完成黑臭水體行動計劃提出的36個重點城市建成區污廠核發任務,助力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時間相當緊迫,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生態環境部就組織了多次實地調研和試填報。
?
改革后的排污許可證,分為正本和副本,一企一證,由生態環境部統一規范管理。截至9月10日,全國共計核發火電、造紙等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6.7萬余張,登記企業排污信息4.3萬余家?!豆潭ㄎ廴驹磁盼墼S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所涉及的所有行業相關技術規范編制工作全部都已啟動。同時,發布鋼鐵、水泥等38項排污許可技術規范,初步構建排污許可技術規范體系。
?
盡管近年來排污許可證取得顯著成效,但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曾指出,排污許可證尚未實現企業全覆蓋,大量應發證企業仍游離于環境監管范圍外。對這類尚未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實施分類處置,實現“核發一個行業、清理一個行業、規范一個行業、達標一個行業”。對于企業來說,為了獲得排污許可證而采取生產工藝提升、環保設備改造等措施,短期看增加了投入,長期來看是倒逼企業提升技術、降本增效。
?
排污許可制被認為是“歸一”,而不是“加一”,是固定污染源的基礎核心制度。排污許可證既是企事業單位的守法文書,也是生態環境部門的執法依據。如何確定排污許可證的核心基礎地位,如何保障各項制度銜接融合,是立法的重點和關鍵。排污許可證不僅要求企業達標排污,而且分行業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細化逐年削減要求。這也意味著,排污許可證核發告一段落后,對持證排污單位的事中事后監管將成為常態。
?
而排污許可制度改革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厘清并落實排污者的主體責任。從過去以項目準入為主的管理向既抓宏觀又抓微觀的全流程管理轉變,逐步實現固定污染源全過程多要素的“一證式”環境管理。通過這一制度,能夠“倒逼”企業梳理各環節的排污情況。同時,排污許可證要求具體,也便于環保部門執法監管。也就是,要排污就必須持有排污許可證,要獲得排污許可證,就必須遵守更嚴格的標準。
?
排污許可證核發之后,保障執行是改革成敗的關鍵。全國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紛紛強化了證后監管的工作。啟動8個省市的環評與排污許可信息化銜接試點工作,推動實現環評與排污許可兩個環節數據打通。誠如通過啟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工作,在江蘇徐州、安徽蕪湖開展了15個行業清理整頓工作試點。截至2019年6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共摸底排查36000多家排污單位,目前重點區域已基本完成清理整頓工作。
?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抓緊部署加快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推動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如期完成核發任務。重點篩查是否位于實施氮磷排放總量控制區域等“重點區域”,是否具備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或者備案手續。加快發放十幾個行業的排污許可技術規范,配合推動排污許可條例的出臺?!皩脮r固定污染源的管理制度將是一個有機整體,環境管理效能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毕嚓P部分負責人說道。